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态势好成效大

    信息发布者:你是我不能错过的
    2017-06-08 18:53:02   转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态势好成效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培育方式、健全工作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明显进展与成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了生机活力。

      一、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

      随着“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2015年达到1272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成为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引领者,成为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者,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是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和希望。

      (一)一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农”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力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正成为创业创新的沃土,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人,一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及农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新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浙江省实施“农创客”计划,累计支持20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从事种养业的占76%,从事农产品销售和配送的占23%。这些大学生95%都是“80后”,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有痴迷葡萄的“女海归”刘佳,有从牙医转行种植台湾特色水果的张乐,有打造网上商城把新鲜蔬菜送上G20的朱峰峰,有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生产西红花每斤售价达4万元的吕晓芳。安徽省南陵县“80后”职业农民谷浩,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承包养殖水面300亩,成为旧鱼塘里的新渔民,创新四大家鱼混养模式,实现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和效益翻番,辐射带动周边100多个养殖户亩均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四川省崇州市引入农业职业经理人302名,形成“农业专家+农业职业经理人+生产基地”科技服务模式,广泛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插秧、绿色防控等节本增效技术,实现农业科研成果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

      (二)一批想务农、有经验的“老农”转变观念提升技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有力支撑粮食稳产增产。通过教育培训,一批务农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获得提升,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骨干,他们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基础支撑。吉林省农安县农民武向全,曾是种田能手,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转变观念,创办天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用农家肥和黑沙土改造盐碱地,大幅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不但成为科技达人,还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流转、托管土地7600多亩。湖南省宁乡县鹊山村通过成立“土地银行”把全村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遴选产生的60名新型职业农民耕种,改变了过去“土地细碎化”和“有田无人种”的困境。2015年,全村4500多亩耕地实现“双种双收”,新增早稻面积2000亩,增产粮食1600吨,人均增收500元。山东省临沂市认定的6257名新型职业农民,共领创办农民合作社1653家,注册家庭农场267个,提升粮油等传统产业,发展蔬菜林果等优势产业,开发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新产业,打造了“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农业名片。河北省文安县职业农民朱建光,通过培训提升,从几亩地零散种植扩大到100亩的规模经营,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发展特色农业,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

      (三)一批高学历、有情怀的“知农”在职业培育中加速成长,成为农业后继者,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与方式,立足未来农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江苏省自2015年开始,针对省内高校所有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开展为期一周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培训,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福建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计划,省政府每年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1.2万名农民到省内涉农院校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安徽农业大学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设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创新实验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创业孵化”的分段培养模式,目前首批毕业生已走上创业道路,注册青年农场主商标,创建“青联壹品”互联网销售平台,成为全校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平台。北京市依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选拔一批农民以半读半农、农学交替的形式,开展为期3年的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开设必要的基本课程和农业农村特色专业课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主要经验做法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农业部、财政部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陕西、江苏等11个省区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等专门文件。201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超过80亿元,全国1800多个农业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各地强化政府主导,突出市场机制,立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新机制。

      (一)抓住“人”这个核心。各地以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和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扎实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分类型遴选。深入开展摸底调查,重点遴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力量,建立培育对象数据库。二是分产业施策。重点针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适度规模生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领域,以及农机、植保、质量安全、农村信息等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培育,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三是分层级推进。中央、省、县三级联动,分工协作,农业部以师资队伍、农民企业家、领军人才为主,省级以培育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为主,市县级以培育技能型、服务型为主。

      (二)抓住“新”这个根本。各地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培育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一是突出新内容。综合素质方面,突出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内容;生产技能方面,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应用和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信息化手段应用等内容;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突出创业创新、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等内容。二是创建新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主线,在不少于一个产业全过程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三是应用新手段。开发“云上智农”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试点探索在线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服务,提高培育效果。

      (三)抓住“创”这个关键。各地通过政策推动和跟踪服务,积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一是开展创业培植。加强培训辅导,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对接创业扶持项目,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简便市场准入、土地流转、产业扶持、金融保险、教育培训、奖励激励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对接农技推广、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等,加强后续跟踪指导和服务,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销对接、跨省区交流合作、创业创新项目路演和技能比赛等活动。

      (四)抓住“培”这个基础。各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合力。一是实施培育工程。从2014年开始,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逐步扩大覆盖面,目前在8个整省、30个整市、800个示范县整体推进,重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二是建立培育制度。基本确立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三是完善培育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参与培育工作,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三、下一步打算

      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仍然面临内在动力不足、扶持政策不多、人员稳定难等挑战,仍然存在师资水平不高、基础条件薄弱、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下一步,要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导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完善培育制度,强化培育体系,提升培育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养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规模大、结构好、素质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一)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按照农业现代化总体要求,组织实施《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指标体系,力争“十三五”末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达2000万人。

      (二)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工程覆盖范围,开展整省、整市、整县示范推进,加快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农民工等创业创新,力争“十三五”期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基本轮训一遍。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学分累积等方式,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

      (三)快速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服务能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服务云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行专家团队、师资队伍、优质培训资源线上线下融合,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生产服务和线上效果评价,让职业农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四)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举办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展示新农民、新成果,推动跨地域合作与交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新主体、新农民融合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奖励激励,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