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石头堡村 shitoupu.nync.com 欢迎您!
天宝古村落(即现辛会村、辛联村)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多。天宝之名始于唐,取其地“绿波清浪,物华天宝,驾重洛阳”之意。天宝有1800多年历史,是古宜丰县治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曾以“东西南北门,前后两条街,四十八条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略大“会市”饮誉江南,有“小南京”之称。
天宝古村现有民居230余幢,明清古建筑170幢,其余为解放初期仿古民居。其中重点保护的有22栋,古石板路总长7375米,古巷43条,古门楼23个,古井36眼,古桥9座,古牌匾25块等。明清建筑分宗祠、亭阁、画锦堂、观音堂、官厅、民居、石碑坊、宝塔、庵观寺庙等十大类。建筑风格外观为风火山墙翻天井式,内为木结构,分穿斗式、抬梁式,也有穿斗与抬梁相结合风格式建筑。屋顶有硬山顶和歇山顶。建筑风格独特、典致高雅,有木雕、石刻石雕、砖雕,各式花阁门、花窗、门楼、石墩、石础雕刻艺术高超。古村房屋坐北向南,分排林立,规划完整合理。
昭公祠,建于明万历12年公元1585年,昭公祠又名四季公祠,昭公名季昭,乃墨庄始祖刘式的六代玄孙。季昭有兄弟四个,季铭、季昭、季华、季荣,名字中都有个季字,所以祠堂又叫四季公祠。公祠三栋一寝回字楼,二拱一亭。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总建筑面积一千余平方米,是天宝现存最完整的宗祠建筑。
昭公祠石狮
昭公祠内景,“进士”牌匾与木柱
昭公祠天井与角楼
昭公祠天井小石狮与“忠廉”古迹
昭公祠石墩
与昭公祠同时代的水缸
昭公祠屋顶构造
昭公祠屋顶构造
昭公祠独特的木雕花
昭公祠石柱木饰
昭公祠松鹤图古画
昭公祠五子登科图古画
刘氏宗祠,建于明宏治7年公元1494年,原刘氏宗祠长100多米,宽30多米,有石柱三十六根,天井二十四处,结构为五栋一寝,左右祠堂,雕龙画凤,十分壮观。清朝太师太保、文化殿大学士朱轼亲赐“江省名宗”金匾。祠堂曾六次毁兴,于一九四一年最后重建,后又于一九六二年改建为粮仓,文革时又遭火灾,现仅剩门楼。这是刘氏宗祠门神画,原画已毁坏,已2009年修复。
刘氏宗祠门楼石狮
刘氏宗祠石墩雕刻
全木结构的刘氏宗祠屋檐,做工巧妙,据说蜘蛛在上面结网,风一吹就掉了。
天定翁祠与“福”字墙,建于明元顺年间。
透过天定翁祠内景看“福”
天定翁祠先祖:牌位
兄弟义士,该房屋建于清朝道光元年。道光皇帝闻刘应葆、刘芬兄弟为人孝义,行善事,义举颇多,七代五世同堂,钦命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汪廷珍奉旨题奏:旌表“兄弟义士”。现仅存门楼及门楼上的牌匾,题字、印章,字迹仍然清晰可见,苍劲有力,足见当时荣耀。
西门楼,始建于三国东吴在天宝设立县治时期,后至清乾隆戊子年重修,重修后气势更加雄伟。当时的古城墙开设有六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元丰门、拱秀门。现存有清乾隆戊子年古城墙重修碑记和古城西门楼。
乾隆年间碑记
元宝井又称进士井,建于明洪武年间。元宝井有仙气。据传说:明洪武年间一中秋夜,村人吃罢团圆酒,三三两两走出屋门到庭院赏月。忽见一道金光自天而降落于此处,众人走近观之,见一硕大金元宝插入地中,用手去挖不得出,又回屋拿锄头来挖,边挖金元宝边往下陷,就这样众人轮换着瞧准元宝往下挖,挖着挖着金元宝忽然不见了,这时从地下沽沽地往上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村人就在这里修建了一眼井,取名“元宝井”。后村人喝了元宝井里的水,无不感到耳聪目明、神清气爽,读书郎学业优异,举人进士代代辈出。故又称为“进士井”。
通奉第,建于清乾隆年间。
通奉第,建于清乾隆年间。
宁翁祠与石板路
进士巷
古村里的多个古井现在仍在使用。
昭公祠还是是古村老人活动的场所,老人们正在看电视上的戏曲。
古村里的老人大多身体都很硬朗,依然在劳动。
古村少年
此外,还有一幢创建于1919年的西式洋楼——培根职业学校,该校由墨庄堂刘氏中最早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刘化成所创办,是专门培养农业人才的职业院校,在当时全省也是独此一家。
培根学校
据文字记载,一个并不算很大的天宝古村,古时共出过10名进士、76名举人和解元、11名武举人、139名诸贡、178名恩赐顶戴。谋略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文人的刘伯温,先祖就来自宜丰天宝。
现天宝古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年代久远、规模宏大、集中程度较高、遗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依托,已被江西省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天宝古村全景
古村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