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石头堡村 shitoupu.nync.com 欢迎您!
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当天在该国议会上就印中边界对峙时却表示,“所有其他国家都支持印度的立场”,对于这种盲目的信心,印度哪里来的底气?经济“软肋”都尚未解决。不仅如此,她还声称,鉴于中国正在试图改变洞朗地区“三国交界区”的现状,印度已全副武装准备进行防卫,“只有印中军队都后撤才是公平的”。
中方回应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再次重申此次事件的性质是“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了中国境内”,强调印方撤回是中印双方开展任何有意义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针对此次中印边界对峙,国际社会并没有公开发表太多看法,未见印度外长所说的“国际社会都支持印度”。
中印两军长时间对峙将近半个月,印方称为“1962年以来最长的对峙”,而中国驻印度大使则说“形势严峻,深感担忧”。
对于中印军事方面,我们坚信党和政府会全面考虑到相关的利益,做到最好的处理。那么,印度经济的“软肋”在哪里?他们在说出这种所有国家都支持印度立场的话语的自信是来自哪一方面?
印度经济增速快但不稳定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主要经济体中居领先地位,曾一度让其成为“大国”的雄心壮志快速膨胀。但这一趋势不太稳定,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局面:两高指高经济增长率,高外国直接投资;两低指低固定资产形成率,低新增就业率。
印度的官方GDP增长数据虽然比较好看,但是其他方面的宏观指标,并没有如此显著。印度的固定资产形成和制造业指数(IIP),都落后于预期。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是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增长。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来源于外来投资增长外溢出来的消费能力上升。而对于印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非常重要的制造业,至今起色不大。
在刚刚过去的2016-17财年(4月1日-3月31日),印度共获得外国直接投资600.8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8%。其中,服务业吸引外交排第一位,为86.9亿美元;其次是电信业的55.6亿美元,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业的36.5亿美元。换句话来说,这些投资主要目标分印度市场的份额,对于做大印度经济蛋糕的贡献有限的。
与两高相对应,印度固定资产形成速度低,新增就业量也比较低。在2015-2016财年,印度有组织部门的新增工作岗位,比2011年前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5%。这表明,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无工作的增长”,是在与实体经济部门关联不密切的部门内循环产生的。
印度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是,长期困扰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因素,没有大的变化。
要发展制造业,需要印度对征地法、劳工法和环保法进行修订。但是,印度政府还无力在法律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整。韩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浦项钢铁,曾经在印度有一个几十亿美元的重大投资计划,但征地多年未果,只好放弃。
莫迪总理上台以后,浦项钢铁很受鼓舞,想恢复上述投资计划。但最近,听说浦项钢铁又要放弃这一计划了。近来,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等知名汽车品牌,也传出要离开印度的消息。这些美资企业固然有自己的市场定位缺陷,但也表明它们并不看好印度未来的市场潜能。
二是,印度经济改革的声势虽然很大,但其实只有改动,没有结构性变化。
在今年6月莫迪总理访问美国前夕,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封面文章,称莫迪总理不是一个真正的改革者,只是一个能为房地产商找到土地的人。换句话来说,印度没有进行真正的结构性改革,只是试图以一个接一个的改动,来制造出印度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国际关注,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但这一经济造势运动,到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还是一个印度版的东南亚模式,还有待观察。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东南亚国家大量吸收热钱来推高资产价格,推高消费水平,再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一模式最终被证明没有可持续性。
三是,印度经济还面临不良的国际经济环境。
首先,印度面临逆全球化潮流的压力。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相比,印度改革与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友善。印度一方面面临东南亚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上升,在大力推动本国制造而不是进口,客观上与印度制造目标构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其次,生产自动化削弱了印度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中国改革开放时,低端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现在,很多制造业、包括低端制造业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最后,数字制造,尤其是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传统的全球化方向。以追求低成本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全球化,可能会被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当地化趋势所取代。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意义,即使不会消失,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对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印度制造业,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快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但能否实现“印度制造”目标,以在根本改变印度的经济结构,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仍然是一个变数很大的问题。
过去三十年来,印度经济实现了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大部分可归功于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新媒介,印度能更加容易的进入西方世界,获得西方世界的技术。印度已经摘取了这个容易获得的果实,如今开始显露出滞胀的迹象。
印度未来会如何?
印度人引以为豪的7.5%的经济增长率太低了,无法给世界经济带来实际影响。考虑到印度的制度机构和文化问题,即便是这7.5%的增长率也处在极大的威胁之下。
正如前文提到的,引进西方技术是一个容易获得的果实,印度现在已经摘取了这个果实。印度并未能培育出批判思考能力,因此也未能培养出发展自己技术的能力。
截至目前,印度进口最多的货物是原油。原油价格的下跌让这个国家受益匪浅。这是一种一次性的获益,它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会再次减弱。印度的出口正在显示出停滞和下跌的迹象,部分原因在于印度输给了其它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国家,比如中国和菲律宾。
2016年11月8日,莫迪宣布禁止流通大面值货币,影响到了86%的流通货币币值。这是莫迪专制政策另外一个例子,因为这个决定甚至没有经过内阁讨论。印度央行也是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莫迪的这个决定。
读者应该思考这样一个事实,莫迪的决定让印度经济失去了生命线。印度人需要交易媒介来进行业务交易,莫迪的决定也剥夺了人们的交易媒介。他做出这个决定时一点也不担心三权分立。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印度不是下一个中国。对印度寄托太多希望是无意义的。相反,印度正走在成为下一个“香蕉共和国”的路上,就像邻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或是尼泊尔一样。展示出持续经济和社会增长的国家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