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石头堡村 shitoupu.nync.com 欢迎您!
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的准备
雏鸡进舍前将育雏舍及所有育雏用具包括保温灯,饲料盘、饮水器等彻底清洗、并用甲醛消毒,然后放入育雏舍内,封好门窗,按每立平米空间福尔马林40毫升,高锰酸钾20克消毒,到雏鸡进舍前两天,打开门窗通风,平养时,铺好垫料一起消毒。
1.2 育雏舍的预热
雏鸡到达前12-24小时启动加温设备,使鸡舍温度调节到32-34℃。
1.3 初饮、开食
雏鸡进入鸡舍第一次饮水叫初饮。一般可在所饮水中加入1%的葡萄糖以补充营养,水温以18-24℃为宜,如天气寒冷,饮水器应与鸡舍一起预热。开饮后两小时左右开食,开食一般用全价配合饲料,均匀洒于饲料盘或纸上,要少喂勤添。一周以后可逐渐转用饲料槽。
1.4 环境控制
(1)育雏温度
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器的温度和育雏舍的温度,舍温比育雏器温度要低。育雏器的温度最初可控制在33-35℃。
(2)育雏湿度
湿度虽然没像温度要求严格,但湿度过低,可造成雏鸡脱水,进而发生感冒,特别是育雏前期(0-30日龄),鸡舍内相对湿度应达到65-70%,育雏后期(31天以后)室内相对湿度为50-60%。
(3)通风换气
育雏期的合理通风,可以为雏鸡提供新鲜空气,排出舍内有害气体,并保持舍温分布均匀,调节湿度。但通风换气要根据鸡日龄、体重、季节、温度变化灵活掌握。
(4)合理的光照
光照除了影响雏鸡的采食、饮水、运动和健康外,还影响其性成熟。因此,育雏前期(1-3日龄),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和便于采食、饮水,光照时间长为24小时,4日龄-6周龄,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5小时,直减至每天8小时或恒定时数。
(5)适宜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雏鸡的发育,特别是对雏鸡整齐度的影响较大。若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拥挤,采食不均匀,造成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群体整齐度低。而饲养密度太小,又造成空间浪费。
1.5 断喙
一般在7-10日龄进行,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上喙不能长于下喙。
1.6 做好日常管理
雏鸡育雏期为自由采食,每天应保持饲料及饮水新鲜、干净,要少喂勤添。每天要仔细观察鸡群动态、采食、饮水、粪便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鸡应及时隔离或淘汰。做好各项记录:入雏已期、品种、进雏数、每日发病、死亡、淘汰数量,登记耗料量。投药及注射疫苗情况等。参考免疫程序做好雏鸡的疫苗接种工作,从6周龄开始将雏鸡料逐渐转成育成料,并及时转至育成笼。
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培育出体重达标、毛色均匀、外型、外貌符合标准的种鸡群,使其能同时适时开产,并获得理想的产蛋性能。
2.1 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可以是“质的限饲”或“量的限饲”或两者同时进行。“量的限饲”具体操作方法有多种,如每天投料和隔日投料,前者较适合于饲养密度小,有充分采食位置的饲养模式,而后者则适合于饲养密度较大的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饲料都必须一次投给,不要分次喂料。
2.2 称测体重
育成期间每周周末都要随机抽取鸡群3-5%个体,逐只空腹称重,并根据称重结果与标准体重比较,调整下周喂料量。如果鸡群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则下周不增加喂料量,直到平均体重达到标准体重为止;若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可给予比规定量稍多的饲料,使其逐渐达到标准体重。
2.3 分群饲养
由于公、母鸡生长速度不同,采食量亦不一致,建议公、母鸡分群饲养。且群体内个体间体重亦存在差异,为了获得整齐度高的鸡群,应不断地按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密度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2.4 种鸡的选留与淘汰
育成期间除了日常淘汰发病、残次个体外,还要定期按体重、毛色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个体。母鸡的选种一般在8周龄、13周龄、18周龄左右进行。
2.5 光照控制
育成期每天最长的光照时数以此育雏期光照时数为标准,如某批种鸡育雏期间自然光照最长为13小时,则在此批鸡育成期间增加人工光照,使每天的光照总数达到13小时。光照的补充方法最好是分别于早晚各增加一部分,也可在天亮前或晚上天黑以后一次性进行。
2.6 饲养密度
育成期采用限制饲养,鸡只能同时采食,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3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鸡从生长阶段进入产蛋阶段,并逐渐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管理非常重要。
第一,检查是否达到标准体重,未达标时,应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的浓度,使鸡的体重迅速达到标准体重。
第二,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母鸡产蛋时,形成蛋壳需要大量的钙,因此,开产前,可将饲料中钙的含量提高到2%,为产蛋做好钙的储备。
第三,平养开产前一周必须安置好产蛋箱,减少开产后窝外蛋的产生。笼养亦应在此时修好产蛋网,以减少破蛋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四,产蛋期光照原则。光照时间可延长不可缩短,光照强度能加强不能减弱,因此,要准时开灯、关灯,并保持灯泡和灯罩的清洁。